位于手中指背侧,当近侧指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,屈指取之。一说在手中指背侧,远侧指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。
中魁穴在中指背侧,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。
中魁穴位准确位置图
中魁穴的位置在中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。
1、针刺层次:皮肤→皮下组织→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→桡侧腕长伸肌腱前方。
2、布有桡神经浅支,头静脉、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
3、穴区神经、血管:有桡、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背动脉分布。
有祛风泄火、疏筋利节作用。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腕部疾患等。如头痛、耳鸣、耳聋、目赤肿痛、鼻衄、鼻鼽、龋齿痛、咽喉肿痛、半身不遂、肘臂不举、热病心烦、癫狂痫等。
现代又多用以治疗神经性头痛、扁桃体炎、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、偏瘫、小儿消化不良等。
按摩艾灸中魁穴可缓解反胃呕吐视频
头痛,目赤肿痛,齿痛,咽喉肿痛,耳聋,手腕痛等。
噎膈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呃逆。
中魁穴配印堂穴、太阳穴治前头痛;
中魁穴配阳谷治目赤肿痛;
中魁穴配合谷治咽喉肿痛;
中魁穴配阳池、阳谷治腕关节痛。
一般直刺0.3~0.5寸;可灸。
直刺0.3~0.5寸。
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取穴在中指背侧第二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取穴。
毫针针刺或加电针疗法。患者平卧或坐位,常规消毒后,用0.5-1寸28号毫针,分别于左右中魁穴同时垂直进针,约1分左右,用捻转手法强刺激,在进针同时嘱患者从鼻深吸一口气做憋气动作(以最大限度)。医者行针,患者连续憋气3-5次即愈。一旦呃逆停止,即嘱患者作腹式深呼吸运动,留针30分钟,每5分钟行针1次。
适应症
顽固性呃逆;呃声连续不断,数日不停。
中魁穴为经外奇穴,因其位于中指背侧第二指关节处,为其他四指之魁首,故名之。
中魁穴具有通调三焦经气,降逆和胃作用,古代医家多用于治疗噎膈、反胃、吐食、鼻衄等症。如《诊则》云:"主反胃噎膈及崩衄",《玉龙歌》曰:"若患翻胃并吐食,中魁奇穴莫教偏"。近人亦治食导狭窄、食欲减退、胃扩张、鼻衄、白癫风等病症,但具体报导尚少。
呃逆乃由胃气上逆,使胸膈气机逆乱所致。中魁穴乃经外奇穴,位于肘腕以下的中指,故对内在脏腑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。针刺中魁穴能疏通经络,通调三焦之气,降逆和胃而呃逆自止。
中魁:1.经外奇穴名;2.经穴别名。
经外奇穴名·中魁
中魁为经外奇穴名(EX-UE4)。出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。位于手指,中指背面,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。主治呕吐、噎膈、鼻衄、牙痛、白癜风等。一般艾炷灸3~7壮。
经穴别名·中魁
中魁为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阳溪穴。阳溪为经穴名(Yángxī LI5)。出《黄帝内经灵枢·本输》。代号LI5。别名中魁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经穴,五行属火。阳:阴之对,指阳经;溪:沟溪。穴属手阳明经,局部呈凹陷,像山间沟溪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