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窗在颈外侧部, 胸锁乳突肌的后缘, 扶突后, 与喉结相平。
位于颈侧,胸锁乳突肌后缘,当扶突穴后与喉结相平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一说“在风池、翳风之间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广注)。
位于颈部,横平喉结,胸锁乳突肌的后缘。侧伏或正坐取穴。
天窗穴位准确位置图
天窗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,胸锁乳突肌的后缘,扶突穴后,与喉结相平。
在斜方肌前缘,肩胛提肌后缘,深层为头夹肌;有耳后动、静脉及枕动、静脉分支;布有颈皮神经,正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及枕小神经。
层次解剖:皮肤→皮下组织→胸锁乳突肌后缘→肩胛提肌→头、颈夹肌。
布有颈皮神经,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;并有颈升动脉通过。
天窗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颈深筋膜、头、颈夹肌。有颈升动脉。分布着颈皮神经,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。皮肤较厚, 由耳大神经分布。皮下筋膜致密, 除有皮神经走行外,耳后静脉向颈外静脉汇入。颈深筋膜因被覆的器官不同, 可分为浅、中、深三层。胸锁乳突肌被包于浅层形成的鞘内。针由皮肤、皮下筋膜穿胸锁乳突肌鞘后缘,再穿深筋膜中层, 进入第二至第五颈神经后支外侧支的肌支支配的头和颈夹肌。神经支配胸锁乳突。
天窗穴意义:颈部上炎之热由此外传体表。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高温水湿之气。
运行规律:循小肠经上行天部。
功能作用:疏散内热,熄风宁神,利咽聪耳,有通窍聪耳,清利咽喉作用。
刺激天窗穴聪耳明目良方视频
耳鸣,耳聋,咽喉肿痛,颈项强痛,暴喑。
主要用于颈、颊、耳、咽疾患等。如咽喉肿痛、颈项强直作痛、甲状腺肿、颈痛、瘿肿、腮腺炎、耳聋、耳鸣、中风口噤、暴痦、喉痹、扁桃体炎等。
1、五官科系统疾病:耳聋,耳鸣,咽喉炎,失语;
2、精神神经系统疾病:肋间神经痛,面神经麻痹;
3、其它:甲状腺肿大,肩关节周围炎等。
天窗穴配列缺穴治颈项强痛。
天窗穴配风池穴、后溪穴治颈项痛;
天窗穴配人中穴、颊车穴治中风口噤;
天窗穴配外关穴、听宫穴治耳聋、耳鸣;
天窗穴配间使穴、通谷穴治暴痦不能言。
天窗穴配天容穴、少商穴,有清热利咽的作用,主治咽喉肿痛,扁桃体炎。
天窗穴配翳风穴、中渚穴,有通窍聪耳的作用,主治耳鸣,耳聋。
治法:寒则补之灸之,热则泻之。
一般直刺0.3~0.5寸;可灸。
直刺0.5~1寸,局部酸胀,针感可向耳部咽喉部扩散。
艾炷灸3~5壮,艾条灸5~10分钟。
别名:Tiān chuāng(窗笼穴,窗聋穴,窗簧穴,天笼穴)
1)天窗。天,天部也。窗,房屋通风透气之通孔也。该穴名意指颈部上炎之热由此外传体表。本穴物质来自二个方面,一是肩中俞穴的上行热气由本穴上行头面天部,二是循颈项上行的炎热之气由里部外传本穴的表部,穴名之意即在强调由里部外传本穴表部的这部分气血,本穴的散热作用如同打开了天窗一般,故名。窗笼、窗簧、天笼名意与天窗同,笼、簧为开阖的机关,指本穴的地部孔隙有开闭的特征。
2)窗聋穴。窗,窗户,开阖的机关也。聋,耳之闭塞不通也。窗聋名意指本穴无地部孔隙与内部相通。本穴为颈项内热的外散之处,之所以颈项的内热会由本穴外散,它非为有地部孔隙与内部相通,而是本穴位处颈项局部重力场的高地势,与内部的高温气血位置最为接近,因此颈项内部的高温热气会由本穴外渗而出,故名窗聋。
天窗:1.经穴名;2.经穴别名。
经穴名·天窗
天窗为经穴名(Tiānchuāng SI16)。出《黄帝内经素问·气穴论》。代号SI16。别名窗笼、窗聋、天笼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天:天空,指上而言;窗;窗户。穴在颈部,位于上,主治耳病,通耳窍,如开天窗,故名。
经穴别名·天窗
天窗为经穴别名。出《医心方》。即囟会穴。
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治耳鸣聋无所闻。
《针灸大成》:治齿噤中风。
《类经图翼》:颈瘿肿痛。